古诗文网
首页 对联 成语 文言文 辞赋

指瑕第四十一

作者佚名

【原文】
管仲有言:“无翼而飞者声也,无根而固者情也。”然则声不假①翼,其飞甚易;情不待根,其固匪难;以之垂文②,可不慎欤?古来文才,异世争驱;或逸才以爽迅,或精思以纤密,而虑动难圆③,鲜无瑕病。陈思④之文,群才之俊也,而武帝诔⑤云,“尊灵永蛰⑥”,明帝颂云,“圣体浮轻⑦”。浮轻有似于蝴蝶,永蛰颇疑于昆虫,施之尊极⑧,岂其当乎?诗,不类甚矣。凡巧言易标,拙辞难隐,斯言之玷,实深白圭,繁例难载,故略举四条。

【注释】
①假:借助。
②之:指上述不假翼而飞、没有根可固的道理。垂文:留下文章,指写作传世。
③动:每,常。圆:周全。
④陈思:陈思王曹植
⑤武帝诔:曹植为悼念曹操的功德所作。武帝,魏武帝曹操。
⑥蛰:动物冬眠期间,不吃不喝藏伏不动。曹植以此喻死者(曹操)蛰伏。
⑦浮轻:比拟轻如仙人。
⑧尊极:最尊贵的人,指帝王。
⑨左思:西晋时期著名诗人,作《七讽》,今失传。
⑩潘岳:西晋时期作家,以善于哀文著称。
11感口泽:《礼记·玉藻》:“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,口泽之气存焉尔。”口泽,口所润泽。
12心如疑:金鹿夭折后,潘岳写了《金鹿哀辞》,文中有“将反如疑,回首长顾”的话。
13礼文:即上引《礼记·玉藻》和《檀弓》中的记载。尊极:指极尊严的长辈。
14替:废去。
15崔瑗:东汉时期作家。诔李公:崔瑗的《李公诔》,已失传。李公不知是否崔瑗推崇的李固。李固:东汉时期作家,有盛名,因敢于反对外戚、宦官专权而被杀。
16向秀:西晋作家。赋嵇生:嵇生,指嵇康。向秀有《思旧赋》怀念好友嵇康,赋见《文选》卷十六。

【译文】
《管子·戒篇》说:“没有翅膀而能四处传飞的,是语言;没有根柢但却能牢牢固结的,是感情。”可见语言不靠翅膀,它的飞翔甚为容易;感情无须有根,它的牢固也并不困难。那么用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使之垂流后世,可以不谨慎吗?从古以来的作家,都在不同的时代相互驱驰前进。他们有的才气卓越而行文豪爽迅速,有的思考精纯而用心周密;可是在用思上往往难于周到圆通,很少没有缺点的。陈思王曹植的文章,是众多文人中的杰出者,而他的《武帝诔》却说,“尊敬的英灵永远蛰伏”,《明帝颂》也说,“圣王的身体浮轻。”浮轻好像蝴蝶,永远蛰伏又颇像昆虫,用来指极尊贵的帝王,难道是恰当的吗?左思的《七讽》,讲到孝道却不赞成,像他这样违反圣人之道,其余的就不值得去看了。潘岳的文才,善于做哀悼的文章,然而他却在悲悼内兄的文章中说,感叹他用的杯口上存留着口液;在哀伤夭折的孩子的文章中却说,将要返回时好像还疑心他还活着。按照礼制,“口泽”、“如疑”这样的字眼都是用在极尊敬的人身上,而他却用在同辈或下辈身上。文辞虽然写得够悲哀,原来的含义却因此丧失了。至于君子的比拟人,一定要是同类的,可是崔瑗哀悼李公,把李公的德行比作黄帝、虞舜,向秀作赋哀悼嵇康,把他的受刑情况和李斯相比。虽然两种比方都同样有差错,与其如向秀那样比方得过坏,不如像崔瑗那样比方得过好,然而都像高厚念的诗那样,就比得太不伦不类了。一切工巧的言辞容易标立,拙劣的词语难于隐蔽,这些语言上的毛病,实在比白玉上的污点更难磨灭。繁多的例子难于一一记载,所以这里只约略举出了四条。

【原文】
若夫立文之道,惟字与义。字以训①正,义以理宣。而晋末篇章,依希②其旨,始有赏际奇致之言,终有抚叩酬即之语,每单举一字,指以为情。夫赏训锡赉,岂关心解③,抚训执握,何预情理;雅颂④未闻,汉魏莫用,悬领⑤似如可辩,课⑥文了不成义:斯实情讹之所变,文浇⑦之致弊。而宋来才英,未之或改,旧染成俗,非一朝也。近代辞人,率多猜忌⑧,至乃比语求蚩,反音取瑕,虽不屑于古,而有择于今焉。又制同他文,理宜删革,若排人美辞,以为己力,宝玉大弓,终非其有。全写则揭箧,傍采则探囊,然世远者太轻,时同者为尤矣。

【注释】
①训:训诂解释。
②依希:仿佛、不明确。做动词用,故意使用语含意不明确。
③“赏训锡赉”二句:锡赉,赏赐。赉,赐。心解,内心领会。
④雅:《尔雅》。颂:疑当作《颉》。《颉》:即《仓颉》。
⑤悬领:凭空领会,无根据的主观臆测。
⑥课:考核。
⑦文浇:文风衰落。浇,薄。
⑧猜忌:猜疑忌讳。

【译文】
至于作文的方法,在于运用文字和确立文义。文字凭借解释规定含义,文义用理论来加以说明。可是晋代末年的文章,意旨模糊,开始有“赏、际、奇、致”这样的言辞,最后有“抚、叩、酬、即”这些话语。往往单独举出一个字,用来说明情意。“赏”字的意思是赐赏,难道和内心的理解有关吗?“抚”字的意思是执握,跟文章的情理有何相干?在《尔雅》和《仓颉》里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用法,在汉代和魏代的写作中也没有谁这样用过。凭空领会好像可以辨识,考核文字完全没有这种意义,这实在是文情诡讹所造成的,是文风衰薄浮夸的弊病。可是刘宋以来的文人才士,对这种弊病没有谁能够改正。这种旧有的坏文风习染成为一种习俗,不是一朝一夕的缘故。近代的作家,大都猜疑忌讳过多,甚至从语言的谐音中去挑毛病,从语音的反切里去找缺点。这些对古人来说虽然是不屑一顾的,但是对当今来说却值得加以注意。再有,写的和他人的作品有相同的地方,照理应该删去或改动,如果掠取别人的美辞作为自己的功劳,那就像春秋时阳货盗窃了宝玉大弓一样,终究不是自己所有。全部抄写别人的东西,那就如同端走箱子盗窃;只是从侧面摘取几句,那就如同摸别人的口袋。然而时代遥远的问题不大,但是同时代的就成为罪状了。

【原文】
若夫注解为书,所以明正事理;然谬于研求,或率意而断。西京赋①称中黄育获之畴,而薛综②谬注谓之阉尹,是不闻执雕虎之人也。又周礼井赋,旧有匹马;而应劭释匹,或量首数蹄,斯岂辩物之要哉!原夫古之正名,车两而马匹,匹两称目③,以并耦为用。盖车贰佐乘,马俪骖服,服乘不只,故名号必双,名号一正,则虽单为匹矣。匹夫匹妇,亦配④义矣。夫车马小义,而历代莫悟;辞赋近事⑤,而千里致差;况钻灼经典,能不谬哉!夫辩言而数筌蹄⑥,选勇而驱阉尹,失理太甚,故举以为戒。丹青初炳而后渝⑦,文章岁久而弥光。若能 括于一朝,可以无惭于千载也。

【注释】
①《西京赋》:东汉张衡的名作。
②薛综:三国时期吴作家,他注《西京赋》上述引句的错误已被李善改正,现存李善注中保存的薛综注里不见错误的注文。
③目:称。
④配:合,配偶。
⑤近事:平常之事。
⑥言:作“匹”。筌:作“首”。
⑦丹青:绘画用的颜料,也指画。炳:鲜明。渝:变。

【译文】
至于书的注解,是为了正确地说明事理;可是也有在研究上发生谬误的,或者轻率地凭主观随意作出判断。张衡的《西京赋》写到中黄伯、夏育、乌获那样的大力士,而薛综却错误地把他注释为“阉尹”——太监头,这是他没有听说捉斑斓猛虎的勇士。再有《周礼》按井纳税,十井三十家按旧例出马一匹;而应劭在解释“匹”的意义时,认为或者是计量马首,或者是数计马蹄,这难道是辨明事物的正确解释吗?考查古时的端正名称,车称为“两”而马称为“匹”,用“匹”和“两”作为马和车的计量名称,含有两两相配的意思。因为古代车子都有“贰车”、“佐车”与之相配,拉车的马有骖马和服马相配,服马、骖马和车子都不是单一的,所以名称必须成双。名称确定后又有变化,那即使是单独的一只马也要称为“匹”了。其实匹夫匹妇,也含有与此相同的相匹配的意思。车“两”马“匹”的含义很小,可是历代的文人也搞不清楚;辞赋中这类浅近的事情,注释也常差之毫厘谬以千里;何况钻研经书,还能不发生谬误吗?辨别“匹”字的意义而去计算马的头首和蹄脚,选择勇士而去驱遣太监,太违反常理了,所以特别举出这两个例子来引以为戒。丹青的色彩开初有光泽而后来变暗,但文章年岁越久远却越是有光彩,倘若错误能够在一朝加以校正,可以流传千年也没有惭愧了。

【原文】
赞曰:羿氏舛射①,东野败驾②。虽有俊才,谬则多谢③。斯言一玷,千载弗化。令章靡疚④,亦善之亚⑤。
【注释】
①羿氏舛射:《史记·夏本纪》《正义》说:帝羿和吴贺一起出游,吴贺让羿射雀的左眼,结果误中了右眼,羿感到十分惭愧,终身不忘。羿,古传说中的神射手。舛,错。
②东野败驾:《庄子·达生篇》说:东野稷驾马车的技术非常高明,能使它盘旋进退像编织花纹一样,一次他为鲁庄公表演驾马车,不顾马力,把马的力气用完了,终于失败。
③谢:引以为过,惭愧。
④令章:美好的作品。靡疚:没有毛病。
⑤亚:次。

【译文】
总结:
神箭手后羿也曾有过误差,
神御手东野稷也曾败驾。
他们虽有杰出的才能,
但有了错误便引以为戒。
作品中有一个小小的缺点,
千年之后也不能改变。
能写出美好没有毛病的文章,
也算得善于写作的高手了。

【评析】
《指瑕》的“指”是指出,“瑕”是玉的斑点,比喻文章写作中的毛病。“指瑕”即指出文章写作中的毛病。本篇主要论述了写作中应该避免的种种毛病。
全篇分三部分:一、讲文章写作中缺点难于避免和“指瑕”的必要,认为文学作品极容易广为流传并深入人心。二、讲古代和近代作者写作中的缺点,主要是从用字用意两方面加以论述的。三、讲注解中存在的问题。
刘勰认为文章写作“虑动难圆,鲜无瑕病”,认为缺点是不可避免的;但他并不因此放松写作中的毛病,而强调写作应该慎重,尽量减少毛病。减少毛病的方法之一,就是“指瑕”以防治毛病。本篇提出的一些弊病,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。
[下一章>>] [返回目录▲]

©古诗文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