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网
首页 对联 成语 文言文 辞赋

计战

作者佚名

【提示】
    《计战》是《百战奇略》的开宗首篇,它取义于《孙子兵法·计篇》,着重从战略高度阐述实地战争谋划对于赢得作战胜利的重要性。这里的“计”与其下的“计料”义同,是分析、判断情况的意思。它认为,在对敌交战之前,首先要摸清敌我双方将帅的优劣、力量的强弱、兵员的多少、地形的险易、粮草的足乏。只有对上述诸多情况首先分析、判断准确清楚了,然后再出兵攻战,就没有不打胜仗的。战争是敌对双方在一定客观条件下,运用主观指导的一种以武力解决胜负的斗争活动。战争双方的任何一方,要想战胜对方,必须首先分析和研究敌我双方的各方面情况,并根据这种客观实际,制定出正确的作战计划和军事部署。只有使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符合,才能较多地打胜仗,而较少地打败仗,可见,熟识和掌握敌我双方的各方面情况,是制定正确的战略计划进而赢得作战胜利的根本前提。本篇能够认识到这一点,并且进一步揭示了“用兵之道,以计为首”的道理,这是非常可贵的思想。
    本篇所举东汉末年诗人。谯县(今安徽毫县)人,字孟德,小名阿瞒。
    ⑦袁绍:东汉末封建地方割据势力之一。汝南汝阳(今河南商水西南)人,字本初。
    ⑧以弱为强者:马本脱“强”,今从唐本。
    ⑨天子:古称统治天下的帝王。这里指汉献帝刘协。
    ⑩孙权: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。吴郡富春(今属浙江)人,字仲谋。
    ⑾江东:长江在芜湖、南京间作西南南、东北北流向,隋唐以前,是南北往来的主要渡口所在,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岸地区为江东。
    ⑿三世:指孙坚(孙权父)、孙策(权兄)、孙权三世。
    ⒀荆州:汉武帝时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。辖境约当今湖北、湖南两省及河南、贵州、广东、广西一部。东汉因之,治所在汉寿(今湖南常德东北)。
    ⒁汉、淝:即今之汉水,古代通称汉水为淝水。据《水经注》载称:其北源出自今陕西留坝西名为沮水者称淝,西源出自今宁强北者称汉,二源会流后通称淝水或汉水。
    ⒂南海:泛指南方沿海一带,即今广东、广西一带。
    ⒃吴、会:东汉时分会稽郡为吴郡、会稽二郡,合称“吴会”,其地辖今江苏、浙江地区。
    ⒄巴、蜀:即巴郡、蜀郡,辖境当今四川地区。⒅其主:指荆州统治者刘表。
    ⒆益州:汉武帝时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。辖境约当今四川全境以及云南、甘肃、湖北、贵州部分地区。
    ⒇高祖:指汉高祖刘邦。
    (21)刘璋: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中山王刘焉的后代,字季玉,继其父职为益州牧。后刘备率军入川,刘璋出降。
    (22)张鲁:东汉末天师道首领。
    (23)阜:据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原作“殷”;《百战奇法》原作者因讳宋太祖赵匡胤父名(弘殷)而援引时改“殷”为“阜”。
    (24)国:马本及唐本皆作“固”,形近误,今从王本、汪本。
    (25)览:通“揽”,采摘、收取的意思。
    (26)戎:我国古代中原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之一。
    (27)越:我国古代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。
    (28)宛、洛:即今河南南阳、洛阳地区。
    (29)秦川:古地区名。泛指今陕西、甘肃秦岭以北平原地区,因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。
    (30)箪食壶浆:语出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,意思是民众慰劳所爱戴军队时用以犒献的酒饭食物。
    (31)本篇史例出自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。
[下一章>>] [返回目录▲]
©古诗文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