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网
首页 对联 成语 文言文 辞赋

牛水牛附

作者佚名

【原文】
《四时类要》①:治牛疫方:取人参一两②细切,水煮汁五升,灌口中,差。又方:真安息香于牛栏中烧,如烧香法。如初觉有一头至两头是疫,即牵出,以鼻吸之,立愈。
又方:十二月兔头烧作灰,和水五升,灌口中,良。
牛欲死腹胀③方:研麻子汁五升,温令热,灌口中,愈。此治食生豆,腹胀垂死者④,甚良。
牛鼻胀方:以醋灌耳中,立差。
牛疥方:煮乌豆汁,热洗五度,差。一本作乌头汁。
牛肚胀及嗽方取榆白皮、水煮令熟,甚滑,以三五升灌之,即差。
牛虱方:以胡麻油涂之,即愈。猪脂⑤亦得。六畜虱,涂之亦愈。

【注释】
①见《四时纂要》“正月”篇。这里引用的八条药方,除二、五两条外,余均见于《齐民要术》。
②人参一两:原作“人参”。殿本作“取人参一两”。《齐民要术》亦作“人参一两”。按:应有“一两”二字,用药岂可不说明分量,故据补。
③欲死腹胀:殿本和《要术》均作“腹胀欲死”,似较合适。
④原作“胀垂死者”。殿本作“腹胀”。《要术》同。《纂要》无“腹”字。加“腹”字为是。
⑤脂:原作“肚”。据殿本、《要术》改正。按《纂要》亦误作“肚”。

【译文】
《四时类要》:治牛疫方:将一两人参切细,用五升水煮汁,灌入口中,即愈。另有一方:像平时烧香那样,在牛栏中烧真安息香。如发觉有一头或两头牛感染上牛疫,随即牵出来,让它用鼻吸入香烟,立刻便愈。
还有一方:用十二月间的兔头烧化成灰,用五升水拌和灌入口中,此法亦好。
治牛欲死腹胀方:研磨麻子汁五升,加温使热,灌入口中,即愈。此法治疗牛吃生豆腹胀垂死,甚好。
治牛鼻胀方:用醋灌入牛耳中,立刻便愈。
治牛疥方:煮乌豆汁,趁热洗过五次,即愈。有一个版本作“乌头汁”。
治牛肚胀及嗽方:将榆树的白韧皮,放在水中煮熟,汁甚滑,用三五升灌入牛腹,即愈。
治牛虱方:用胡麻油涂抹,即愈。用猪脂涂抹也可以。其他各种家畜生虱,用此方涂抹皆可治愈。

【原文】
《博闻录》:牛瘴疫方:用真茶二两,和水五升灌之。又:治牛猝疫而动头打胁①:急用巴豆七个,去壳、细研出油、和灌之②,即愈。又:烧苍术,令牛鼻吸其香,止。
牛尿血方:川当归、红花,为细末,以酒二升半,煎取二升,冷灌之。又法:豉汁调食盐灌。
牛患白膜遮眼:用炒盐并竹节烧存性,细研,一钱贴膜,效。
牛气噎方:牛有茅根噎③,以皂角末吹鼻中,更以鞋底拍尾停骨下,效。
牛腹胀方:牛吃着杂虫,致腹胀④。用燕屎一合,浆水二升,调灌之,效。
牛触人方:牛颠⑤走,逢人即触,是胆大也。黄连、大黄末、鸡子、酒调灌之。
牛尾焦⑥,不食水草:以大黄、黄连、白芷末、鸡子、酒调灌之。
牛气胀方:净水洗汗袜,取汁一升,好醋半升许,灌之,愈。
牛肩烂方:旧绵絮三两,烧存性,麻油调抹。忌水五日,愈。
牛漏蹄⑦方:紫矿为末,猪脂和,纳入蹄中,烧铁篦烙之,愈。
牛沙疥⑧方:荞麦⑨随多寡,烧灰淋汁;入绿礬一合,和涂,愈。

【注释】
①胁:腋下谓之胁,其骨谓之肋。这种突发性牛疫的症状是:牛低下头来在胁肋和前肢腋下左右摇摆。
②和灌之:并未指明用何物“和灌”。《便民图纂》作“生麻油和灌之”(卷十四载此条,“头打胁”作“头打眩”)。
③茅根噎:噎,吃得太快而把食道塞住称为噎。这里是指气噎、打嗝。“茅根噎”,大概是由于贪食茅根草引起的。
④致腹胀:殿本作“即腹胀”。
⑤颠:与“癫”通,即疯狂或疯癫之意。
⑥尾焦:尾毛枯焦。
⑦漏蹄:指牛蹄生疮长期不愈,经常流黏水。
⑧沙疥:非化脓性的“干疥”。皮肤瘙痒,长出小颗粒如沙一般。
⑨荞麦:殿本同。《便民图纂》作“荞麦穰”,因为通常的草木灰水,多用藁杆灰,很少听说用五谷烧灰的。

【译文】
《博闻录》:治牛瘴疫法:用二两真茶叶,与五升水调和在一起,灌服。又方:治牛猝疫而动头打胁方:赶快用七个巴豆,砸去硬壳,细细地研磨使其出油,调和灌下,立即便愈。又方:烧苍术[生烟],让牛鼻吸进香气,疫病便可止住。
治牛尿血方:将川当归、红花,研成细末,用二升半酒,煎汁二升,候冷,灌下。又法:用豆豉汁,调食盐灌服。
治牛患白膜遮眼方:用炒盐烧竹节存性,合并研成细末,每次用一钱贴在白膜上,甚效。
治牛气噎方:牛患有茅根噎,用皂角末往鼻中吹,另外并用鞋底拍打尾椎骨的下方,甚效。
治牛腹胀方:牛吃了各种杂虫,会导致腹胀。用燕子屎一合,浆水二升,调和灌之,极效。
治牛触人方:牛狂奔,逢人便触,是因为胆子太大。可用黄连、大黄末、鸡蛋,用酒调和灌下。
治牛尾焦、不食不饮方:用大黄、黄连、白芷末、鸡蛋和酒调匀灌下。
治牛气胀方:用清水洗穿过的脏汗袜,取污汁一升,拌和好醋半升左右灌下,马上便好。
治牛肩烂方:旧棉花三两烧存性,用麻油调拌涂抹患处,五天以内不要见水,自愈。
治牛漏蹄方:将紫矿研成细末,用猪油调和,抹进蹄内,用烧红的铁篦子烙烫,便愈。
治牛沙疥法:看皮肤症状来定用多少荞麦,烧灰淋汁,倒入绿礬一合,拌和涂抹,便愈。

【原文】
《韩氏直说》:喂养牛法:农隙时,入暖屋,用场上诸糠穰铺牛脚下,谓之“牛铺”,牛粪其上。次日又覆糠穰。每日一覆,十日除一次。牛一具①三只,每日前后饷②,约饲草三束,豆料八升。或用蚕沙、干桑叶,水三桶浸之。牛下饷③,噍透,刷铯④、饮毕,辰巳⑤时间上槽。一顿可分三和,皆水拌。第一和,草多料少;第二,比前草减半,少加料;第三,草比第二又减半,所有料全缴⑥拌。食尽即往使耕;噍了,牛无力。夜喂牛,各带一铃,草尽,牛不食,则铃无声,即拌之。饱,使耕。俗谚云:“三和一缴,须管要饱;不要噍了,使去最好。”
水牛:饮饲与黄牛同。夏须得水池,冬须得暖厂、牛衣。

【注释】
①牛一具:即一套牛。“具”和“套”都是牛工的组合单位。通常挽犁、拽车,都需要套三头牛,故以三头牛为一具或一套。财力充足的人家,独自一家喂养三头牛;财力不足的人家,两家或三家合养一套牛,叫作“合套”或“合具”,“合帮”。
②每日前后饷:农村劳动通常把全天分作“三饷”。即早饭前为一饷,早饭后至吃午饭为一饷,午饭后至吃晚饭为一饷。中间休息叫“歇饷”。牛白天前后饷各喂一顿,夜间喂一顿,共三顿。
③牛下饷:指牛吃过夜草后不上套在早上牵出来“歇饷”。按:牛每天一般套两次,早饭前很少用。
④噍:《集韵》“噍同嚼”,引申作“反刍”。刷:刷洗;铯:梳理。
⑤辰巳:辰时是七至九时,巳时是九至十一时。
⑥缴:可假借作“交”,如“缴纳”、“缴回”,与“交纳”、“交回”同义。交,可引申作“交给”、“给”等义。

【译文】
《韩氏直说》:喂牛养牛的方法:农闲的时候,应当把牛拴入暖房,用打谷场的糠皮、穰草铺在牛脚下,叫做“牛铺”,牛的粪尿皆便溺在上面。第二天,再铺盖一层糠穰。每天铺一次,每十天清除一次。牛一具是三头,每日上半天和下半天,大约要用饲草三束,[精饲料]豆子八升。也可以用蚕屎、干桑叶,加水三桶,浸过后喂。[早上]牛下槽,反刍毕,刷梳干净、饮过水,到辰巳时间再上槽。一顿可分作三次添草,皆须用水拌和。第一次,草宜多,料宜少;第二次,草减少一半,少许加些料;第三次,草要比第二次减少一半,剩下的料全部搅拌进去。草料吃完了,便可牵去耕地;不要等反刍后耕,牛会没有力气。夜间喂牛,每头牛都要带上一个响铃,草吃完后,牛停止吃草,便听不见铃的响声,应赶快再拌草。牛吃饱后,便要上套耕田。民间谚语说:“三和草、一加料,须要管它吃得饱;莫等反刍使用最好。”
水牛,饮水饲喂的方法和黄牛相同。夏天要有水池,冬天要有暖房、牛衣。
[下一章>>] [返回目录▲]

©古诗文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