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网
首页 对联 成语 文言文 辞赋

权智

作者佚名

雨盘
【原文】
陵州①盐井②,深五百余尺,皆石也。上下甚宽广,独中间稍狭,谓之“杖鼓腰③”。旧自井底用柏木为干④,上出井口,自木干垂绠⑤而下,方能至水。井侧设大车⑥绞之。岁久,井干摧败,屡欲新之,而井中阴气⑦袭人,入者辄死,无缘措手。惟候有雨入井,则阴气随雨而下⑧,稍可施工,雨晴复止。后有人以一木盘,满中贮水,盘底为小窍⑨,酾⑩水一如雨点,设于井上,谓之“雨盘”,令水下终日不绝。如此数月,井干为之一新,而陵井之利复旧。

【注释】
①陵州:古州名,在今四川仁寿,宋神宗熙宁五年被废并。史载四川盛产井盐,陵州的井盐产量最高。
②盐井:为开采地下盐卤水而修建的井。
③杖鼓腰:形容盐井呈两端阔大、中间狭窄的样子。
绞车④干:井干,指井中用木料制作的支架,也有人认为是用来加固井壁的。
⑤绠(ɡěnɡ):系桶汲水用的绳子。
⑥大车:绞盘,用来提水。
⑦阴气:指井中的有毒气体。一般认为盐井有可能产生硫化氢、二氧化碳等气体。因为这些气体的比重较空气重,因此沉积于井下,人下到井里后容易因缺氧而窒息身亡。
⑧阴气随雨而下:毒气随着雨水淋入而消解。因为水可以吸收或溶解部分有害气体,再加上雨水也可以把部分新鲜空气带到井里,所以井里的有毒气体会因为下雨而有所减少,这也就是“阴气随雨而下”的道理。
⑨窍:孔。
⑩酾(shī):滤酒,斟酒,文中是“洒水”的意思。

【译文】
陵州有一口盐井,深五百多尺,井壁都是石头。其上部和下部都很宽敞,唯独中间稍微狭窄,俗称“杖鼓腰”。以前从井底立柏木为井干,上出于井口,自木干垂汲绠而下,才能送汲器至井底取盐水,井旁设一大绞车把汲器绞上来。年深月久,井干折坏,屡次想换新的,而井中阴气袭人,下井的人往往会丧命,没有办法着手。只能等到有雨的时候下井,这时阴气随雨水下落,稍可以施工,雨过天晴就又停止。后来有人用一个大木盘满满地盛上水,盘底穿许多小孔,用它洒水一如雨点落下,置于井口上,叫作“雨盘”,使盘中的水终日洒个不停。这样几个月,井干又全部更新,而陵井盐又像从前一样获利。

颡叫子(人工喉)
【原文】
世人以竹、木、牙、骨之类为叫子①,置入喉中吹之,能作人言,谓之“颡②叫子”。尝有病瘖③者,为人所苦,烦冤无以自言。听讼④者试取叫子令颡之,作声如傀儡子⑤。粗⑥能辨其一二,其冤获申。此亦可记也。

【注释】
①叫子:口吹发声之器,也就是哨子。
②颡(sǎnɡ):通“嗓”。
③瘖(yīn):今作“喑”,嗓子哑,失声。
④讼:诉讼,在法庭上争辩是非曲直。
⑤傀儡子:指木偶戏,北齐颜之推的《颜氏家训·书证》中已出现“傀儡子”一词。傀儡子始于汉代,盛行于魏晋。
⑥粗:粗略,略微。

【译文】
人们用竹、木、牙、骨之类的材料做成哨子,放在喉咙里吹,能够模仿人讲话的声音,这种哨子就叫“嗓叫子”。曾有人得了哑症,被人坑害,烦恼与冤情没有办法自己说出来。负责审判的官员试着拿来“嗓叫子”让他放在喉咙里,这人发出来的声音就像傀儡戏演员模拟人物声音一般。约略可以听懂一些他要说的意思,他的冤情因此得以申雪。这件事情也是值得一记的。

狄青为将以奇胜
【原文】
宝元①中,党项②犯塞③,时新募万胜军,未习战陈④,遇寇多北⑤。狄青⑥为将,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冀军,使之出战。虏望其旗,易之⑦,全军径趋,为虎翼所破,殆⑧无遗类。又⑨青在泾、原,尝以寡当众,度必以奇胜。预戒军中,尽舍gōng弩,皆执短兵器。令军中:闻钲⑩一声则止;再声则严阵而阳却;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。士卒皆如其教。才遇敌,未接战,遽声钲,士卒皆止;再声,皆却。虏人大笑,相谓曰:“孰谓狄天使勇?”时虏人谓青为“天使”。钲声止,忽前突之,虏兵大乱,相蹂践死者,不可胜计也。

【注释】
①宝元:宋仁宗赵祯的年号(1038—1040)。
②党项:古代少数民族,属羌人的一支,在北宋时曾建立西夏政权。
③犯塞:侵犯边境。
④战陈:作战的阵法,也作“战阵”。
⑤北:打败仗。
⑥狄青:字汉臣(1008—1057),宋时汾州西河人,多谋善战,在抗击西夏军方面屡建战功,官至枢密使。
⑦易之:认为他们容易对付。
⑧殆:几乎,差不多。
⑨又:表示补充申说,相当于“另外”、“还有”。
狄青⑩钲(zhēnɡ):古代军中乐器,形状似钟而狭长,有长柄,口朝上以物敲击发声,行军时用来控制步伐。
声:文中用作动词,是“敲响”的意思。
再:第二次。
阳:通“佯”,假装。
突:猛冲。
遽:急,突然。

【译文】
宝元年间,西夏进犯边塞,当时新招募的万胜军还不习于战阵,遇敌接战多败北。狄青为将,一日尽取万胜军的旗帜付与虎翼军,令虎翼军出战。敌人望见虎翼军的旗帜而轻视之,全部人马都直趋冲过去,结果为虎翼军所破,几乎全军覆没。又狄青在泾原路守边时,曾以少量人马遭遇大批敌兵,自思必须用奇计才能制胜。因此预先命令军中全部舍弃弓箭弩机,都只带短兵器。又令军中听到一声锣响就停止前进;听到锣声再响起来则严阵以待而佯装退却;锣声停止即返身大呼而突击敌人。士卒都听从他的部署。其军刚与敌人相遇,还没有接战,他就立即下令击锣,士卒都停了下来;锣声再次响起,士卒都退却。敌人大笑,相互说道:“谁说狄天使是勇武的将领?”当时敌人称狄青为“天使”。等到锣声停止,士卒忽然转身勇往直前,突入敌阵,敌兵顿时大乱,相互践踏而死者不可胜计。

王元泽分辨獐与鹿
【原文】
王元泽①数岁时,客有以一獐②一鹿同笼以问雱:“何者是獐,何者是鹿?”雱实未识,良久③对曰:“獐边者是鹿,鹿边者是獐。”客大奇之。

【注释】
①王元泽:即诗词曲语辞汇释》卷四:“的,究也。”
⑤绐(dài):哄,欺骗,文中是“用假话诱骗”的意思。
⑥至:极,最。
⑦祠:祭祀。
⑧陈:说明。
⑨祷:祈祷。
⑩讫:终了,完毕。
阴:暗地里。
引:延长,文中是“伸出手”的意思。
讯:审问,审讯。
承:承担,担当,文中是“承认”的意思。

【译文】
枢密院直学士陈述古任建州浦城县令时,有人家中被盗,抓到了一些嫌疑人,但是不知道究竟谁是盗贼。陈述古就骗他们说:“某某庙里有一口钟,能够辨认盗贼,非常灵验。”他派人把那口钟抬到后室供奉起来,把那些嫌疑人带到钟前站好,对他们说:如果不是盗贼,摸了钟,钟不会响;如果是盗贼,摸了钟,钟就会响。陈述古亲自带领县衙的官员们十分严肃地向钟祈祷,祭祀结束以后,用布幔将钟围起来,又暗地里派人用黑墨涂抹钟壁。过了好一会儿,带来嫌疑人让他们逐一把手伸进帷幔里摸钟,出来以后便查验他们的手,发现众嫌疑人手上都有黑墨,只有一个嫌疑人手上没有。于是对这个嫌疑人进行审讯,他承认自己是盗贼,因为害怕钟会发出声音,所以不敢去摸它。这也是古代就已经有的方法,出自于小说的记载。
[下一章>>] [返回目录▲]

©古诗文网